疾病定义
雄激素脱发(Androgenetic Alopecia, AGA)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的遗传性毛发脱落病。特征为毛囊微型化、毛发进行性减少,如不及时治疗,最终可发展至头皮外露,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,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,在我国,男性患病率约为21.3%,女性患病率约为6.0%。临床上男性AGA主要表现为前额两侧鬓角呈M型向上扩展,头顶毛发逐渐减少,外观呈“马蹄形”,女性AGA主要表现为头顶部毛发密度逐渐减少及顶部脱发区扩大,外观呈“圣诞树样”。
发病机制
睾酮(Testosterone,T)被5α-还原酶转化为二氢睾酮(Dihydrotestosterone,DHT),而DHT对雄激素受体(Androgen Receptor,AR)具有更高的亲和力。DHT-AR复合物通过刺激真皮乳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的合成,进而刺激某些半胱天冬酶和细胞死亡相关蛋白的合成,从而抑制乳头真皮细胞的增殖,导致毛囊进入退行期并产生毳毛和脱发。
新药研发进展
目前,口服非那雄胺和外用米诺地尔是临床上治疗AGA的一线疗法。AGA的在研疗法包括:外用雄激素受体抑制剂pyrilutamide、clascoterone等和第二代H1抗组胺药西替利嗪,小剂量口服米诺地尔,口服非甾体类雄激素受体抑制剂比卡鲁胺,Janus激酶(JAK)抑制剂,A型肉毒毒素(BTA)和富血小板血浆(PRP)等。另外,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物也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展现出疗效。
非临床研究模型
造模方法
评价指标-皮肤变色时间
评价指标-背毛生长情况评分
评价指标-毛长毛重
评价指标-血清、皮肤组织激素含量
评价指标-毛囊病理、分期
评价指标-皮肤雄激素受体检测
与正常对照组比较, ΔΔP≤0.01;与模型对照组比较,*P≤0.05。
参考文献